安溪县珍田茶叶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地处福建省厦(门)漳(州)泉(州)金三角结合部的安溪县珍田村,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近几年来安溪铁观音茶叶名声鹊起,可是珍田村生产的茶叶全部是家作坊式,大都在出卖原材料、半成品、初级化产品,茶叶生产和经营得不到有效规范和规模扩张,食品卫生安全难以控制茶农缺乏科学知识和大局观念,抱有侥幸心理,市场抽检茶叶"农残’超标的风险和责任都在经营者身上.于茶农没有直接关系,茶叶经济效益也因此不能在我村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了突破这一发展瓶颈,村里决定打破传统模式.在乡贤苏兴茂老师的牵头下,在退伍军人苏志勇的带领下,以及在安溪茶叶协会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以家庭承包为基础,联合组建茶叶合作社。目前全村有120户茶农共960人,积极发展和融入以安溪县珍田阁茶叶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等3家铁观音精致加工茶厂,配合本社驻外销售的茶叶14户经销商加入合作社,全力打造“安珍”“珍田阁”“皇赐”这三个茶叶品牌。 安溪珍田茶叶合作社的成立是由从事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茶农户组成,采用“入社自愿、出社自由、服从管理”的原则。是一个实现平等互利、自我服务、民主管理、合作经营的合作组织。为保护茶农的自身利益,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自愿组织起来。合作社通过社员的合作与联合,以技术交流,优势互补,互相帮助,技术引进等方式提高茶农茶叶初制水平,制作卫生质量符合标准的产品,适应市场准入的需要,促进社员增产增收,推进产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在经营过程中珍田茶叶合作社的职能体现在:为社员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采购生产资料服务社员;引进新品种 新技术,还组织专业的技术辅导和培训;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的全新理念;组织社员从事产品储藏,加工和销售以及提供其他社员所需的服务.确实体现出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实意义,即:一是有利于提高茶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二是有利于推进茶业产业化经营和茶叶标准化生产,三是有利于建立茶业服务体系和推广茶叶科技成果,四是有利于提高茶农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加茶农收入。 合作社属群众性自发的、松散型的经济活动组织,确实体现出合作社组织的优势,引导社员走向健康科学的发展道路。合作社组建以来,通过聘请专家教授为顾问;积极为茶农组织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成立四年来,结合实际帮助茶农针对生产实际有计划的开展各项活动,实行合作社"五个统一“的茶园管理方法: 一是统一农资供应:合作社与“闽南乌龙茶无公害茶园生产资料配送中心”统一签订供货及安全使用合同,由供货方采取批发价的形式统一向合作社提供农药、肥料,统一指导茶农科学施肥,对入社社员的茶园面积、种植时间、地点等逐户登记造册,按实际情况发给农资。从源头防止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含污染性肥料进入农户,确保茶叶卫生质量。从根本上杜绝了用于给茶园灭虫除害的农药出现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形,把剧毒和有害的农药、化肥,统统拒于茶园之外。凡加入安溪珍田茶业合作社的茶农,都无权擅自采购农药化肥,依规定必须由合作社从符合国家规定的目录中选购,并统一购买集中分配到农户手中使用。这就彻底解决了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农残超标问题,同时由于实行集中统一施肥用药,还降低药和肥使用量,去年一年全村就节省费用10余万元。茶叶安全质检全部达到国家无公害或绿色标准。通过合作社有力的领导下,在2006年的春茶开始到2009年秋茶12季茶叶,合作社的所有茶叶检测都通过了国家指定标准,有的甚至达到了欧盟标准,这个可喜的成绩,是全体社员共同努力的结晶。
二是统一指导茶农对茶树病虫害进行防治:在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同一时间统一配药喷药,达到“用药省、杀伤力强、效果好”,始终坚持科学、合理用药的原则,避免了盲目用药、滥用农药的错误行为,既提高了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年减少用药5-6次,明显降低成本,农残降解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乌龙茶绿色食品生产示范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全年四季100多户茶农生产出来的茶叶全部抽样送茶叶检测站检测,100%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合作社每年节约农药成本105000元、用工成本150000元。 三是统一经营管理:合作社在唐人角落设立一个约100亩的生产示范基地,并初步总结形成一套适应当地茶树生长的管理办法用以全社参考使用;严格加工场地卫生水平,对茶叶的筛分、拣剔、拼配、烘焙、包装实行标准化操作,各个环节都制定了具体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同时制定完善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追溯和纠正,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质量问题,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工作机制和良好氛围。 四是统一技术交流培训。创办“茶叶技术夜校”,邀请有关专家利用农闲和晚上对茶农统一进行茶树栽培技术、茶叶初制技术、茶叶外销市场忧患意识和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等技术知识的培训。向社员宣传“科学知识”是第一生产力,让社员系统的了解安溪铁观音的历史、文化底蕴、茶园科学管理、科学制茶即发展前景,以改变他们不讲科学、粗耕粗做的旧观念。仅2007年至2009年共为茶农义务义务培训科学知识25期,1990次,其中:2007年培训8期参加培训610人次;2008年培训8期,参加培训达650人次;2009年培训9期,参加人数达730人次。目前获得各种职业资格认证的社员约有90%,其中高级技师7名,技师5名,高级技工45人,中级12人,初级16人等。 另外合作社还组织社员到外地参观,学习别人茶园科学管理,病虫还防治及生态茶园建设等知识。同时借安溪县珍田阁茶叶有限公司典型的成功模式,举办初、高中落榜生,退伍军人及社会青年恳谈会即“知识青年恳谈会”充分发挥茶乡优势,统一组织培训,想做生意的帮他们培训茶叶审评、市场营销知识。通过社员间的“传、帮、带”提高了社员的综合素质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社员逐步形成。 五是统一环节把关。在生产上重要环节统一把关,制定每一季生产方案,特别是病虫害预测预报及农药的品种浓度更是‘集体会诊’请教专家,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提高生产效率。 安溪铁观音茶叶的加工制作,主要就是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安溪珍田合作社社员的茶园也同样仍归各自所有各自耕作,但是生产经营活动和学习培训、信息交流,却实现了组织化,也就是说茶园虽归茶农各自所有,但茶农具体生产经营活动,已被纳入合作社统一实施,这样产权不变,但过程由“集体”完成,全社形成一个生产经营主体,摆脱了作坊式设备简陋、信息不灵通、技术落后状况,生产经营跨越农户界限实现适度集中、约集经营。另外,合作社建立了茶叶审评室和检验室,为合作社的茶事活动及社员茶叶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方便:一是承办安溪2006年春季铁观音初制技术大赛;二是举办“铁观音品质大赛暨茶叶初制技术交流大会”让获奖者互相总结经验传授制茶技术,提高了广大茶农的茶叶制作水平。在2007年7月1日合作社立法,珍田合作社作为先行的合作社,成功转型的合作社,农业部赵铁桥司长亲自到合作社进行调研,并被农业部推荐为试点单位。同年10月12日-16日,在山东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了以“绿色农业,和谐农村”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安溪县珍田茶业合作社参加了福建省一村一品专业合作社展区展 。在此次的展销中,安溪县珍田茶业合作社,把安溪铁观音的文化,以及安溪人民那种勇于创新和改革的精神展现给了世界,中央电视台聚焦三农频道,也特别为合作社作了专访,此次展销中安溪珍田茶叶合作社荣获了“设计金奖”。 合作社还自行编印会刊《珍田茶农茶讯》,及时将每次培训会的科技信息进行汇总刊印,交给茶农手里传阅。通过合作社的培训宣传,搭建茶农爱科学、学科学的平台,激发茶农的科技兴茶热,对推进科技下乡服务三农,起了很大作用,它既广普性,又有实用性,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另外由于《珍田茶农茶讯》的实用性,直接带动隔壁乡村玉湖,祥泉,文坪,三村,华美,以及龙涓乡,西坪镇等部分行政村也在使用这个刊物,仅2007年出刊六期发行6600份,2008年发行6期9300份,2009年发行六期11500份(其中涉及茶园管理与茶叶初制2000册),它对茶农的茶叶生产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电子商务是现代文化营销的技术手段。网上购物正在成为一种消费时尚,而这本身就是一种基于现代科技的交易文化,一种与文化营销高度相关的文化。安溪县珍田茶业合作社作为安溪县铁观音茶叶网上交易的领航者,在网络交易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当前市场的前景已经不能仅限于以往的电视、报纸等新闻广告来进行招商引资和销售,网络建设和宣传已经成为新兴的平面媒体,珍田合作社巧妙通过网络优势,搭建起茶农爱科学、学科学的平台,激发茶农的科技兴茶热,对推进科技下乡服务三农,起了很大作用。如在2007年11月27日,安溪县珍田茶业合作社茶农茶叶网上交易启动仪式暨2007秋季铁观音初制技术评比大会在安溪县长坑乡珍田村举行。中央电视台《聚焦三农》不辞路途遥远,从北京坐飞机赶到泉州,然后经过一路的辗转跋涉来到了安溪西北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安溪县珍田茶业合作社,再次成为新闻的焦点,福建省农业厅董帝伟处长、泉州市农业局何长龙,安溪县刘锦川副县长与安溪县茶叶协会李文通会长等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 。在此次的茶农网上交易启动仪式上,51户农民经过短期的培训,开通了茶叶资讯网和商城网,仅以www.56tea.com网站在2009年春茶销售创下了30万人民币的佳绩。当然,茶农更可以通过合作社的主体网站(www.333tea.com)较全面的了解国家政策、了解市场行情,实现了茶叶“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格局。合作社还及时通过网站向茶农发布茶事活动的科技和市场信息取得良好的效果。2009年12月被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国家农业部信息中心授予“2009年度中国农村信息化优秀合作组织”。 为了更好的帮助茶农节约用肥成本,合理施肥。在2009年7月,在安溪县茶果局的支持下,以及安溪县老科协协会专家的带领下,把合作社的茶园分为20个地片采集土壤标本送农业部门检测,然后根据合作社茶园“测土配方土壤测试结果”数据,把全社的茶园分为五种类型即:一、氮、磷、钾三要目较全面的茶园,秋茶前不必施肥,只要土壤不缺水份,秋茶生长仍不受影响;二、对于土壤里缺氮、缺钾的茶园每亩可施氮素4.5公斤、钾素2公斤,即商品肥尿素10公斤、氯化钾5公斤;三是对土壤缺磷、缺钾的茶园每亩可施磷素1.5公斤、钾素2公斤,即商品肥钙镁磷肥150公斤、氮化钾肥5公斤;四、土壤只缺钾的茶园每亩可施钾素2公斤,即商品肥氯化钾肥5公斤,同时还可多施一些有机肥,如茶粉末、或羊粪、鸡、鸭粪等混合施用,以减轻氯元素的影响;五、对于土壤氮、磷、钾三要素及有机质都缺的茶园,每亩可施氮素4.5公斤、磷素1.5公斤、钾素2公斤,即商品肥尿素10公斤、钙镁磷肥150公斤、氯化钾肥5公斤。明确并分别指导施肥的品种及数量,达到了科学施肥的目的,整个秋茶为全社社员节约用肥成本达12.5万元。 安溪珍田合作社作为泉州市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安溪县政府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试点单位、安溪县十佳茶叶合作社、安溪县茶叶协会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等,创建最具有服务性、影响力、品牌化的茶叶专业合作社。“时刻为茶农着想,真诚为茶农服务;以有效的方法为茶农排忧,以最佳的效率令茶农满意----茶农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茶农的需求就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在成立之前,珍田农民人均年收5450元,但经过3年来的成功运作,于2009年茶叶总收入6933000元,平均每户茶叶收入66029元,人均茶叶收入14504元,是2005年人均收入的2.66倍,年茶叶收入超10万至30万的有18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珍田合作社在茶树病虫防治、施肥及茶园管理采用的科学技术不但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与2005年相比,病虫害防治的用药成本和用工成本可减少一半。施肥方面,合作社大力推广使用农家肥和有机肥,在农资成本大幅度降低的前提下,珍田合作社社员的茶叶品质和产量又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从根本上实践了合作社提出的(服务茶农,造福百姓;架桥茶商;造诣品牌)文化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