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

乌龙茶是源于武夷茶吗

浏览 1444 次【字号 】 发布时间:2012-3-6 17:44:03 打印本页
闽北武夷山唐代即开始生产,是全国瞩目的茶产地。宋代北苑贡茶为茶中珍品,饮誉朝野。明清时期,岩茶虽有过起落,但不失发展的总趋势。
  明末清初,海外发展,武夷飘洋过海,向外输出,曾是17世纪输往西欧的最早的茶类。
  闽北的制作工艺,自唐至宋均沿用古老的蒸煮法,碾细后压成,其后渐向蒸青散茶发展;明中叶,崇安令招黄山僧以松萝法制建茶,武夷遂有炒青之制;随着制茶工艺的发展,明末清初创造了制之法,即“制青茶”工艺。
  制作方法的最早文字史料,以1717曾任崇安令陆廷灿所著《续茶经》所引草堂《茶说》最为明确。《茶说》论述了(即类)的特点和炒制方法。它的制法,在《茶说》出现之前已在生产上广泛应用,且有一定流传时间,陆廷炒的《续茶经》约在1734面世,其引用的《茶说》出现更早;《茶说》对岩茶初制工艺作总结性的概括,其制作的形成时间当更在此之前。至于说是1837,由茶农苏龙移植于建瓯,以“苏龙”与“乌龙”谐音命名的茶树品种制成的说法,从时间上则已晚于《续茶经》出现100多之后。当是用树制成的,不能说是类。
  足资佐证源于武夷茶的重要文字资料,有明末清初,天心寺僧阮旻锡(1625~1711)、厦门籍释超全的《武夷茶歌》、《茶歌》以及清·董天二《武夷山志》。
  释超全茶歌说:“凡茶之候视天时,最喜天晴北风吹。苦遭阴雨南风来,色香顿减淡无。”“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得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阮旻锡所述岩茶,不但其制法与现代类制法相同,而且鲜叶原料也是俟嫩梢生长形成驻芽(粟粒芽)时开始采摘的。证明至迟在十七世纪中、后期已流行于武夷。
  闽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臻山川精灵秀气之所钟”。武夷山有适宜于茶树生长的土壤及气候条件。有历史上精心培育出来的名丛、单丛、提丛、奇种等适制的优良茶树品种,同时闽北制造有悠久的历史,唐宋北苑龙焙贡茶龙团凤饼,具有精湛的制造,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世代相传,不断精进。近几十来现代化的机械加工设备,时有,生产踏上了新的阶梯。1987通过鉴定的做菁工艺与制茶设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发布时间:2012年3月6日 已被浏览 1444
企业介绍 | 联系我们 | 服务专栏 | 付款方式 | 保密安全 | 发货通知 | 客户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10-2011
地址:福建泉州安溪县珍田茶业合作社安溪铁观音茶厂 电话:联系人:苏志勇 电话:13665939199 0595-26396988 客服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政编码:362400
网站备案: